“萤火虫,打灯笼。飞到西来飞到东。”这是我们小时候,对着飞舞的萤火虫唱的一首歌谣。那时,我们最喜欢夏天的夜晚。每当夜幕降临,晚风徐徐,吃过晚饭的人们纷纷来到门前的打谷场上,有的扛着竹床,有的扛着躺椅,还有长凳、短椅。忙碌了一整天的母亲们,洗拾了最后一副碗筷,终于可以坐下来,但即使坐下来也没有停着,不时地用蒲扇给孩子们打扇。
此刻肯定有萤火虫在蒲扇旁边忽左忽右地凑热闹。在萤火虫温馨的光亮中,小孩子享受着母爱温情。这时的母亲也肯定会时不时扬起手中的扇子,轻轻地对着萤火虫上下挥舞,像驱赶一群不听话又难缠的孩子。
晚风吹走白天的暑热,吹过村子的树林,发出沙沙的声音,蛙鼓如雷,虫鸣声声。总是在月光似水的夜晚,我们用双手围成喇叭型,拢在嘴巴上,对着飞舞的萤火虫叫嚷:“萤火虫仔归拢……”。它们好像听懂了我们的呼唤,从各个方向结集而来,一队队一群群。有时,它也对我们的呼唤不理不睬,忽闪忽闪,明明灭灭,与天上的星星遥相呼应,一会儿高,一会儿低,一会儿左,一会儿右,像是和我们捉迷藏。
我们有时将它们捉来,像攥紧一个秘密,拿到灯下研究它发光的尾巴。可是,当凑近灯光时,它就是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虫子。
经常看到女孩们追逐着萤火虫,有的男孩就故意说帮女孩们捉。当一只萤火虫飞过来时,猛地跳起来,手掌一挥,把它拍向女孩面部,看到萤火虫成一条耀眼的光弧撞击在女孩脸上,我们便大笑不止。
有的男孩做恶作剧,把萤火虫藏进女孩子蓬乱的头发里,然后起哄地叫着:“着火了,着火了,烟头烧头发了。”这时同伴的女孩叫嚷着猛地扑过去,拍打。当发现是个骗局时,便招来一群女孩们的谩骂。
而更多时候,我们把萤火虫捉来装在一个玻璃瓶里。我们甚至睡觉时经常抱着玻璃瓶,漆黑的屋里闪闪亮亮,梦想也被小小的萤火虫点亮。第二天,怕萤火虫憋着,总担心萤火虫整夜不停地闪光,会像手电筒一样耗尽了电。一大早就把萤火虫从瓶子里倒出来放生。
后来,省城来了一个小伙子,他手中的竹笛好像魔棒,把我们牢牢地吸引住。我们跟着他坐在池塘边……多少个夜晚,山也静了,水也静了,成了星星和萤火虫的世界。
记得有一支曲子,听得我们心里特别难受,从笛子里流淌出来,忧伤而又落寞。那曲子深深地抓住我们幼小的心,待他停下来时,又轻轻地吟唱着歌词:“黑黑的天空低垂,亮亮的繁星相随,虫儿飞,虫儿飞,你在思念谁……”他在思念谁呢?听大人讲,那时他正失恋,来到舅舅家散心。我们也有思念啊!听老人说,一个人一旦逝去,即使再小,也会变成一颗星星。
无论在哪里,每当我看见萤火虫,耳边就会响起小时候的歌谣,歌谣一定会把我带到童年的时光:在那飘着无边稻香的夏夜,只要一出门,到处可见“打着灯笼”的萤火虫,相互追逐着翩翩起舞,闪闪亮亮划动着美丽的弧线。月光下一个个少年手执玻璃瓶,朝着明明灭灭的亮光跑呀,追呀,远远看去,分不清哪是少年,哪是萤火虫。
少年曾经也是乡村的小精灵啊。他们几乎一夜之间,也无踪无影地消失在乡村的世界里,也许他们就在一某个黑夜,梦想被小小的萤火虫点亮,追逐着一个个飞出了炊烟袅袅的故乡,追求属于自己精彩的人生。
作者:傅晓蔚 编辑:周星华
审核:鄢辉斌 签发:聂俊峰